close

 

標題:

世界大亞卓市英語單字馬拉松戰的空中堡壘?

發問:

空中堡壘是第幾次世界大戰的名詞?空中堡壘是指什麼?

最佳解答本土語言填報系統:

B-17空中堡壘為波音公司設計並於1935年試飛的一種遠程重型轟炸機三元及第補習班,原型機編號為B-299,隨戰爭的進行B-17進行了多種的改進,包括在B-17E上增大尾翼並增加了尾炮。停產前,各種型號的B-17共生產了12000以上,在戰場上損失了約4700架。 戰略轟炸的概念基本上是由B-17飛機開創的。在1940年二戰的歐洲戰場上,B-17因白天轟炸柏林而聞名於世。實際上B-17完成了歐洲戰場上大部分的轟炸任務。但在太平洋戰場上,B-17卻沒有在歐洲那麼有名。 太平洋局勢升級時,為加強戰略防禦力量,美軍一直在向菲律賓運送B-17。珍珠港襲擊當天,剛好有12架B-17從西海岸飛往珍珠港並計劃部署到菲律賓,這致使珍珠港的雷達員將日本進攻機群誤當作B-17,而沒有報警。後來沒有武裝的B-17在第一攻擊波結尾的炮火中趕到珍珠港,大部分飛機受損。 此時,菲律賓的部署並沒有完成,各基地共約有40餘架B-17。按計劃這些飛機應空襲台灣的日軍基地,但因種種原因,空襲受到拖延。而日軍得到先機,在日本轟炸機襲擊範圍內的B-17多數被擊毀在地上。開戰一週後,菲律賓的B-17已損失大半,剩下的已不能完成阻止日軍登陸的任務。 B-17參與了隨後的海戰,包括在中途島襲擊了日航空母艦,但在這些戰術轟炸中,B-17的命中率較低,不如俯衝轟炸機和輕型轟炸機。幸好,B-17裝甲較厚,不易為日軍擊落。 1943年下半年,由於沒有得到及時補充以及隨後B-24、B-29飛機的引入,太平洋上的B-17已所剩不多,並漸漸退出了太平洋戰場。 型號 B-17,波音公司設計,重型轟炸機 發 動 機 4發,萊特R-1820活塞發動機,1200馬力 航程 1850英里(2979 公里) 巡航速度 170英里(273公里)/小時 最大速度 300英里(483公里)/小時 升限 35000英尺(10667米) 總重 55000磅(20噸) 最大載彈 17600磅(8噸) 長度 74英尺(22.7米) 翼展 103英尺(31.7米) 機組人員 10人,機長、副駕駛、機械員、投彈手、通訊員和5名機槍手。 價格 約20萬美元(1942)

其他解答:

還有Betty He-011 Ju-87 Ju-88|||||別忘了超級空中堡壘B-29|||||二次世界大戰B17轟炸機 圖片參考:http://home.kimo.com.tw/wtaing/memp02.JPG 英國皇家空軍(RAFRoyal Air Force美軍曾笑稱為Run Away Fast!)和美國陸軍航空隊為達成摧毀德國戰略優勢,使用「戰略轟炸」,以襲擊德國工業中心來摧毀工廠和工人,打擊德國人的信心,來達到打垮德國法西斯的目的。在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間,英國皇家空軍還沒有幾架重型轟炸機,並缺乏進行這樣精確轟炸的技術手段。直到一九四二年,皇家空軍開始有了重型轟炸機如斯特林式與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美國第八航空軍部隊所屬的重型四引擎B17轟炸機也以英國為基地,導航設備和投彈瞄準器(*Norden式投彈器(下詳述))已得到改善。由於皇家空軍在白天轟炸工業目標時損失慘重,所以綽號「轟炸機」的空軍元帥哈里斯(Harris)決定改採用全面轟炸方式在夜間襲擊大城市。從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到八月二日,由於採用了夜間轟炸而摧毀了幾乎半個漢堡市,市民死亡約四千餘人。至於美國的決策者「幸運」將軍阿諾德(Arnold)則仍傾向在白天視野良好的情況下,讓美國飛行機組員駕駛裝備精良的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做高空(一萬英呎以上)「精確」轟炸。(右圖為B17型轟炸機機身後段左右砲手位置,此照片是由後向前所拍,正中央前方的圓形物體即為球型砲塔入口,球型砲塔在當時是極為先進也有趣的設計,它靠液壓或電動轉動,可以彌補下方的死角,防止敵機由下方攻擊,但由於位置狹小,二戰期間有不少的傳奇故事於此發生,後方左右側各有一挺五O(12.7mm)機槍。)起初,看來英國人是正確的,但精明幹練的德國人馬上組織了「卡姆胡伯防線」:一個由雷達支持的防空火砲和日夜值勤的戰鬥機所構成的防空網,即使在夜間依然能擊落許多盟軍轟炸機,使英國轟炸機遭受相當程度的損失。而美軍則是在一九四三年後有了轉變,該年美國二百九十一架轟炸機,在執行白晝「精確」轟炸施韋因富特市工廠的戰鬥中,損失了六十五架後(約佔四分之一強),白天精確轟炸行動就較少進行了。直到一九四四年引進性能優良的P51北美野馬式戰鬥機為盟軍轟炸機護航後,德國空軍便不斷遭到挫敗。轟炸摧毀德國軍事工業系統成效顯著,但代價相當高:在一九四O年到一九四五年間,英美聯合轟炸行動中,損失大約21,900架飛機、15萬9千名機組人員,投下大約二百七十萬公噸炸彈,使德國大面積城鎮荒廢。戰後統計數字顯示: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八軍是二戰中傷亡率最高的部隊。據估計每四名轟炸部隊機組人員中就有三名死傷或被俘。由於盟軍日夜轟炸德國本土與佔領區,造成德國軍民極大的傷亡,希特勒曾一度考慮將所有被俘虜的轟炸機組人員全部槍斃,以報復他們對德國領土的轟炸行動。二戰時期,在歐洲最具破壞力的空襲是於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到十五日進行的,當時約有1,200架英國和美國轟炸機日夜輪流轟炸,摧毀了歷史名城德累斯頓約百分之七十的建築物。英國夜間轟炸機使用了一種高效率燒夷彈,向該城擲下了「火一樣的狂暴」。德累斯頓到處是擁擠的難民及死傷者,逃往蘇聯:估計平民死亡人數從65,000到130,000多人。美國在二戰期間是沒有所謂的空軍,當時各參戰國中只有英國,德國及中國有獨立的空軍的軍種編制,其它如美國及日本,飛行員是配屬於陸海軍之中。美國的空軍是在二戰後才獨立出來的,戰時是稱為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United State Army Air Force 另有人提到USAAC United State Army Air Corps這是1941年4月擴編前的名稱)。陸軍航空隊規定:轟炸機組人員在完成二十五次任務後即可退伍返鄉,但後來隨著盟軍對制空權的逐漸掌握,此一次數也開始增加,至二戰末期時,轟炸機機組人員須完成三十三次任務才能退伍。

4D962705AE823D3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ithtyrantho 的頭像
    keithtyrantho

    許阿松

    keithtyrant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